
原味出售QQ群 1013082381
花花记得小时候,印象最深的就是各种传统糕点,馒头、碗糕、满煎糕、芋头饼……不少老泉州从上学路上买一个充饥,到下班前买一个填肚,到儿辈、孙辈三代人一起吃,泉州层出不穷的蛋糕和甜点店一家跟一家,却只有大泉州的这些馒头、包子、碗糕。
今天花花就带大家来寻找,泉州人爱吃的这些老牌糕点~
邮电馒头
许多泉州人都吃过邮电馒头吧,或者叫邮政馒头。这个馒头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一路火到现在,早已火成一段传说了。
展开全文
泉州人对馒头的吃法也有讲究。对于这里的馒头,正确的打开方式就是撕,而不是咬。馒头最水润的就是表皮,不干不燥,入口Q弹不容易烂开。馒头是一层层卷起来的,内里蓬松如棉絮状。撕下来的馒头能够维持这种蓬松感,入口柔顺又有嚼劲。
除了白馒头外,这里还有红糖馒头、包子和蔬菜面。虽然白馒头仍然是卖最火的那款。
邮电的馒头有个魔力,就是让不喜欢吃馒头的人爱上馒头。每次路过都在大排长龙!每天的馒头都是限量的,想买到还真的是要早起排队呢!
TIPS
1.包子一般8:30才开始卖
2.红、白馒头都是5个起售
3.卖完就关门了,所以大家还是要尽早
4.周日和法定节假日不营业的
二院馒头
“泉州馒头界”的又一名人——二院馒头。要早起才能吃得到!也许你会觉得奇怪,医院食堂的馒头,也能声名远扬?但确实如此,不少人为了买他家的馒头,起大早排队。
二院的馒头面皮扎实、微甜(长得略参差不齐),但许多吃过的人都沉迷在它淡淡的奶香中无法自拔。一天卖出几千个馒头可不是夸张,早上七点就开始排队,有时候九点左右就都卖光光了。
印尼千层蛋糕
印尼千层糕,也是许多闽南人的童年记忆。这家印尼千层糕真的超级好吃,完全不腻又不油,保鲜冰一下拿出来会更好吃。
千层糕分为原味、抹茶和巧克力三种口味。原味¥8/切片 60整膜,抹茶和巧克力¥9/切片 70整膜,比动则20、30的蛋糕实惠多了!
小店坐落在藏匿各种美食的胭脂巷,店面干净整洁,他们家的沙嗲肉串也很正宗。
鸿记传统糕点
鸿记是一家传统糕饼铺,位于水门巷中段,主打闽南味的中式糕点,他们对自家的传统风味还是很自信的,主打信杯饼,桔红糕,蒜蓉枝,雪糕片,绿豆饼和麦芽糖。
其中最吸引眼球的当然是信杯饼。外地朋友可能不大清楚,“信杯”,其实就是求神问卜的“卦杯”,一面隆起一面平坦,口感蓬松有嚼劲,面香裡有蔗糖香,有一点咸味,标准的传统糕点的味道。
庄阿姨芋头饼
位于南俊路南星大药房旁边的一个移动小摊,下午四点半就会出现,芋头饼一个卖3元,分咸和甜两种。
饼皮撒了白芝麻的是甜味,黑芝麻的是咸味,个人觉得甜的会更好吃。不管几点去光顾,饼都是热的不会凉掉,而且吃起来一点都不油,皮特别脆,再后是芋泥的绵密,口感超赞。阿姨不管刮风下雨阿姨都会出摊,卖完再收摊,饼很大一个。
老郑馒头碗糕
花花最近偏爱这家的白馒头和白碗糕,馒头是那种老面馒头,紧实香甜。
碗糕很松软,不会很甜口感很棒,满满的儿时味道,仿佛又听到清晨卖碗糕阿姨的叫卖声。
白馒头白碗糕和麦兜糕都是1元1个。和记忆中的早餐铺一样,简易朴实的招牌总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。
康庄满煎糕
隐藏在小街巷的老字号美食,康庄满煎糕,只有上午出摊,好像最晚卖到1点。可以说是泉州最出名的满煎糕,在裴巷中段,一家破旧小店,老板夫妇至今用的是蜂窝煤。
有两种口味,我喜欢红糖就全部红糖,一份16,很够,馅很饱满,但却不会偏甜腻,感受到浓浓红糖香,软糯!我觉得最与众不同的就是他家的满煎糕很厚却特别Q,真的是很Q弹!味道真的不错!
小安记手工麻糍
这家仅1平米的神秘小店,几个月前突然走进了人们的视野。一举便成为网红。只要一出摊,门外总是挤满了人。但他们家的麻糍白天常常是吃不到的,因为小店的夫妻俩白天是上班族,晚上才开始卖麻糍,周末会早些出摊。
包好的麻糍握在手里都能感受到它的扎实。一口咬下去,甜甜的糖粉和香喷的芝麻粉交织,酥脆、细嫩柔软的口感瞬间在嘴里跳跃,吃起来清爽还不腻!
麻糍是“限时美食”,在三个小时内吃,口感才最好。放久了蛋酥就不脆了。
之所以叫小安记,是夫妻俩取自女儿的名字。时常有食客特地从崇武、石狮特地赶来,为了这一口香甜,就算再远也是值得。
除了花花提到的这些
你还私藏着哪些便宜大碗的泉州糕点呢?
快来评论区和花花聊一聊吧!
关注公号:泉州舌尖美食,回复店名即可获取地址详情
关注公号:泉州舌尖美食,回复店名即可获取地址详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