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原味出售QQ群 1013082381
崇明俯瞰
■将形成“1+3+N”旅游布局,构建多层次公园体系
■规划新越江隧道,形成东、西双通道对外交通格局
昨天,崇明总体规划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(2016-2040)草案发布,描绘了未来崇明的愿景。据悉,在当前上海长江隧桥节假日拥堵成常态的情况下,将规划开辟新的位于西部的隧道和轨道交通连接、宝山、嘉定和崇明西部,岛内将形成“十里一大景,五里一小景”。
划定1400平方公里生态空间
●到2040年,崇明常住人口控制在70万以内,建设用地总规模锁定在265平方公里以内;划定生态空间1401平方公里,永久基本农田540平方公里,自然湿地保有率从38%提升到45%,森立覆盖率从22%提升到35%,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从6.8平方米提升到20平方米,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(AQI)提升到90%以上。
●到2040年,把崇明建成在生态环境、资源利用、经济社会发展、人居品质等方面具有全球引领示范作用的世界级生态岛,成为全球鸟类的重要栖息地、世界自然资源多样性的重要保护地,长江生态环境大保护的示范区、国家生态文明发展的先行区。
●崇明将形成“五源多廊”的生态空间结构。“五源”是指崇明东滩、西沙、北湖、东平国家森林公园、长兴青草沙湿地五个重要生态源地;“多廊”是指1条市级生态走廊和10条区级生态走廊,串联生态片区和重要生态源地,构建起骨干生态网络。
●未来的崇明将构建起国家公园、郊野公园(区域公园)、城市公园、地区公园、社区公园等多层次的公园体系。
展开全文
东平森林公园
将建新隧道并设直升机场
●在2040规划草案中,新的越江隧道被纳入其中,使得未来崇明形成东、西双通道的对外交通格局。
●2040规划草案提出,要优化崇明对外跨江通道布局,形成东、西对外双通道格局。其中,东线通道由40沪陕高速和轨道交通崇明线组成,主要承担陈家镇、长兴岛等东部乡镇的对外联系功能; 西线通道由S7沪崇高速和轨道交通沪崇线组成,主要承担城桥镇等西部乡镇的对外联系功能。
●崇明的水上交通也将提升,优化南部濒临长江的港区和码头,形成10处港区和4个公务码头,为民生、旅游、公务等不同出行目的服务。
●规划预留了2处通用航空机场,分别为明珠湖直升机场和横沙直升机场,用于旅游观光、商务会议、应急救援等交通服务。
●在对外交通形成2条隧道、2条轨交的同时,岛内交通也将进行一系列提升,包括起于长兴岛、至于横沙岛的轨道预控线路。崇明岛内还将布局“一横一纵”有轨电车线网。“一横”为有轨电车1号线,主要承担南部城镇东西向快速交通,与城桥交通枢纽、陈家镇交通枢纽一体化衔接,提升岛内交通向岛外交通转换的效率;“一纵”为有轨电车2号线,主要承担城桥至东平生态旅游发展区的进出交通和旅游交通,兼顾中部特色田林景观的旅游观光功能。岛内还规划了环岛游轮及绿道在内的慢行交通系统。
上海长江大桥
规划打造6个特色村区
●借鉴日本乡村“绿林、丰田、清水、畅路、靓村”十字方针,未来崇明将打造多个特色村区,每个村区实现五项核心功能,包括一处主题市集、一处有机农场、一组民宿集群、一个主题活动、一个自然教育基地。规划中的特色村区有6个,包括运动休闲特色的西沙特色村区、文化创意型的东平特色村区、乡愁体验型的中兴-向化特色村区、原生原味型的横沙特色村区等。
●整个崇明会形成“1+3+N”的旅游空间布局。“1”是指环崇明岛滨江生态景观大道周边地区。“3”是指西沙明珠湖旅游集散区、东平旅游集散区、东滩陈家镇旅游集散区。“N”若干旅游特色空间,包括原味横沙、风情绿华等。崇明北部、南部和长兴-横沙三个农业带也将成为农、旅结合的一种旅游新模式。
●未来,要游览这些农庄、农场、特色村区、旅游集散区,游客自然可以驾车,但更可以悠闲地骑车,在“环岛绿道-郊野绿道-滨河绿道-城市绿道”构成的庞大绿道系统中穿行,“十里一大景,五里一小景”,感受最真实的崇明。或者,乘上环岛游轮,来个环岛游轮之旅,水、陆、空全方面体验崇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