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原味出售QQ群 1013082381
英剧《伦敦生活》只有六集,每集27分钟,却是货真价实的短小精悍!(重音落在最后两个字上)一口气刷完不带喘!
豆瓣评分8.9,是这个夏天评价最高的剧集之一,你们感受下↓
女主角是个活得邋邋遢遢的糙妹,活得丧气,在墓地晨跑,最热衷的事情是xxoo(咳咳)。
与男炮友约会,结果被……
展开全文
看着奥巴马的演讲diy,问题是弱鸡男友就在身边啊,于是分手。
四处约炮,甚至连公交车上遇到的龅牙男都不放过(话说真的好想看这男的啃萝卜)。
拍摄自己的私密部位发给前前男友。
向男票求复合,但在做某些不可描述的事时,又觉得男友战斗力太渣,索性自己解决(黑人问号脸.jgp)。
但女主说了,她迷恋的仅是性的表现、性的尴尬、性的戏剧化、意识到别人渴望你身体的那个时刻,却讨厌做爱。因为后者需要的是双方的坦诚相待、彼此呵护关爱,但很抱歉,女主不习惯也不愿意。
可千万别说小编黄暴,只有说清了这两者的分别,我们才能触摸到这部剧集的主题——现代都市人荒芜遍地、野草丛生的生活实质,将爱与深挚埋在心底,用自嘲和讽刺保卫自己。
女主的男友说:“试着不去爱抚自己,试着去爱抚对方。”说的是那件事,但影射的却是人性,但女主的一脸审视:付出爱的人是勇敢的,却也是最容易受伤的,与其如此,不如武装起来,嬉笑人间。我想这种心理,我们或多或少都有些感同身受。
刚刚大结局的《贤者之爱》里,也有类似的观点:“每个人都是孤身一人。”
(截图来自《贤者之爱》)
比起那些分享与爱、热望与关怀,孤独与寂寞才是生活血淋淋的真相,甚至有某些瞬间让人觉得是与生俱来的宿命。
看得人直呼好颓丧的剧集(比如《马男波杰克》)之所以拥有一批拥趸,正是因为它们掀开了伪装姣好的生活面貌,展示给我们看。
喏,人生就是这样,在绝望的泥潭中挣扎,在残酷无情的虚空中索取,但就算你用尽力气,也无法逃出生天,也终将一无所获。
(截图来自《马男波杰克》)
“红尘有多乱啊,没法跟你说。你受了多少苦啊,也不一定能解脱。”看完《伦敦生活》我觉得自己都需要抗抑郁的药剂了。但让小编再悄悄告诉你,致郁系与治愈系一样会上瘾的,毕竟以毒攻毒,也是疗愈的手段!
其实,女主也不是没有尝试过真心相待。
她跑到父亲的家门口,对着本该最疼自己的爸爸泪如雨下,痛诉自己的罪恶:“我觉得我是个贪婪、堕落、自私、冷漠、愤世嫉俗、低俗卑鄙、道德沦丧的女人。”
结果爸爸愣了下,说了句:“是啊,我觉得你这是随你妈。”啊哟喂,嘲讽值MAX,这口心灵砒霜喝的,英式的黑色幽默真是冷到了骨髓里,毫无温情可言。
女主深爱着自己的姐姐,陪她参加冥想活动,面对姐夫的骚扰也隐忍不言,支持姐姐去芬兰工作,可就是这样,姐姐还是拿她当外人,为了保护家庭的稳定和谐,将妹妹排斥出生活。
女主有过一个很好的朋友小波,交好交心的那种,却为了证明朋友喜欢的人对她不是真爱,而与那个男人上了床,导致了朋友的死亡。
朋友离世的真相,是剧集埋下的一条暗线——也串起那些琐碎的日常,让剧集的结构臻于完善与紧凑——直到最后这个被女主逃避的事实,才被姐姐揭发了出来。
这时候,你回想起前面几集,那些不断闪回的、女主与朋友在一起的温馨的、快乐的、拌嘴的、默契的瞬间,女主一直留着的且照料的小豚鼠,哪怕借钱也要开下去的咖啡馆,一遍一遍听她的语音留言,就好像小丑扬了笑脸,带着嘲讽的意味:原来都是因为主角的背叛与背德。
分不清是假意或是真心,
说不清是懊悔还是自我麻痹,
这个没有爱与恨的世界,
寂静得需要用性来消磨逃避的世界,
听得清心跳与脚步的世界,
我怎么就那么讨厌你呢?
其实我们想要的生活,很简单啊,就是在阳光下,像第四集女主遇到的银行家说的:“我想回家,想拥抱妻子,保护孩子,我想重新开始,我想跟所有人道歉,想去剧院,想把干净的杯子从洗碗机里拿出来,放到我家壁橱里,第二天早上,我想看我老婆用这些杯子喝水……”
却求而不得。
剧集质地如同电影,并采用打破第四墙的影视语法(主角时而看镜头与观众交流),让人轻松地深入女主的内心世界,拍得极走心。
同时,剧集也在多个层面试图阐释(嘲讽)霸道女权癌、不合理的冥想、精英主义等社会议题,看完竟有一种“好值哎”的感觉!更别说上文用了大量篇幅阐述的那种“颓丧感”、“真实感”,在今天更像苦口的良药,让人数次在泪目中宣泄着。
大约,好的喜剧,总是能让人落泪的。
本文系“薛荔”精心原创,
转载请标明出处:
搜狐公众平台,
微信公众号“火影院”
(微信号:huoyingyuan1 长按可复制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