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原味出售QQ群 1013082381
原英租界马场道附近,曾是近现代政治家、建筑家、实业家、收藏家朱启钤(1872—1964)寓居之所。朱启钤祖籍贵州,清光绪举人。民国后担任北京政府交通总长、内务总长、代理国务总理。
民国初年,北京中山公园来今雨轩的西餐非常出名,则得益于朱启钤。公园原址为明清故宫社稷坛,后荒废闲置,1913年朱来此视察,感觉一方名地遭弃可惜,提议辟为公园。此事得到落实,并吸引不少重要人士相助。次年末,公园董事会产生,朱启钤被推举为董事长。来今雨轩建于1915年,名字也是朱启钤拟定的。建筑雕梁画栋,四下景色宜人,最初为茶社兼餐厅,特别是西餐一炮打响,深得各界赞誉。来今雨轩后兼营中餐,冬菜包子堪称一绝。
1916年,帝制失败后朱启钤寓居天津,先住进南市杏花村一处西式公寓。马场道附近别墅1922年前后初建时,庭院园林景致别具一格,很快名闻津城。晚年,朱启钤号蠖公,所以该园又叫蠖园。“蠖”乃虫名,《易经》中说“尺蠖之屈,以求信也”,“蠖”比喻不得志屈身隐退,以求日后伸展。
1921年前后,朱启钤游历欧美诸国,所见所闻对他影响较大。在天津的朱启钤融合西式理念,家居生活也充满欧陆情调。比如,他本人爱穿西服,喜欢西餐。但府上并没有专雇西餐厨师,而是由两个儿媳妇料理。儿媳低调,常到西餐馆取经却从不声张,她们点菜后品尝,一一记在心里,回家便能原汁原味克隆出来,令朱启钤很是满意。朱启钤重养生,偏好相对清淡的英法菜,相传他拿起刀叉时总显得兴奋,更爱说爱笑起来。本来朱启钤喜欢吃米饭,可只要吃西餐,他必吃面包,认为吃西餐就得有吃西餐的规矩。有时在家中接待达官显贵,朱启钤会开西式酒会,用西餐招待宾客。朱家的服务员要穿白大褂,外套紫色背心,宴会陈设及器皿一律西式,有模有样。
天津的青麻叶大白菜久负盛名,讲究“一根棍,核桃纹,小薄帮,开锅烂”,这也颇得朱启钤赏识。1927年朱启钤搬到北京东城,一直念念不忘津沽滋味,每当晚辈把天津白菜带给他时,总能博得老人欢喜。朱启钤居津数年,正是这座城市与蠖园“避风港”般的安逸环境,为他后半生取得众多成就奠定了良好基础。新中国成立后,朱启钤任中央文史馆馆员、全国政协委员,一生著作颇丰。
五大道的故事征文
和平区政府 今晚报社 主办
和平区五大道管委会 协办
投稿邮箱 wudadaogushi@126.com